•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中国合伙人

    中国合伙人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大陆2013

    主演:黄晓明,邓超,佟大为,杜鹃,王真儿,乔治·安东,杨晨,张籽沐,雷昊汶,佟磊,刘天佐,Claire Quirk,Daniel Berkey,公翠英,于膨玮,冯仑,宇轩,胡明杨,柏明,唐晓峰,凯特琳·菲茨杰拉德,杨轶,吴越坤,张跃德,毛大庆,田朴珺,John Taylor,闫锐,Barbara Malley,Tracey Ilgner,Catherine Gibson,Anthony Santoro, 

    导演:陈可辛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钢铁意志

    • 正片

      黎明终至

    • HD中字

      谜误

    • HD中字

      你的一部分

    • HD中字

      来自汪星的你

    • HD

      大周秘案

    • HD

      甜蜜释放

    • HD

      杨门女将之八妹游春

     剧照

    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1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2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3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4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5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6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16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17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18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19中国合伙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20世纪80年代,三个怀有热情和梦想的年轻人在高等学府燕京大学的校园内相遇,从此展开了他们长达三十年的友谊和梦想征途。出生于留学世家的孟晓骏(邓超 饰)渴望站在美国的土地上改变世界,浪漫自由的王阳(佟大为 饰)尽情享受改革开放初期那蓬勃激昂的青春气息,曾两次高考落榜的农村青年成冬青(黄晓明 饰)以晓骏为目标努力求学,并收获了美好的爱情。然而三个好友最终只有晓骏获得美国签证,现实和梦想的巨大差距让冬青和王阳倍受打击。偶然机缘,被开除公职的冬青在王阳的帮助下办起了英语培训学校,开始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美国发展不顺的晓骏回国,并加入学校,无疑推动三个好友朝着梦想迈进了一大步。  只是随着成功的降临,他们的友情也开始承受严峻的考验……

     长篇影评

     1 ) 唯有神话才能挽救神话

    唯有神话才能挽救神话
    ——评电影《中国合伙人》


    从新东方到新梦想,影片《中国合伙人》在一个行将破灭的神话里,又创造出一个神话。

    一个美国混不下去的邓超,一个体制内混不下去的黄晓明,一个除了混什么也不会的佟大为。这样三个人,从未名、昆明两湖畔的山楂树林里走出来创业,浆糊筒,破厂房,两千多学生还带住宿,遇到官僚扯皮,警察刁难,只须塞钱了事,如此轻而易举。然后,我们就看到哥仨在CBD写字楼里谈笑风生,复勾心斗角也。

    吃这点苦,就创业了,就建立起世界第一大教育集团的帝国了。换作我,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得上啊。有人要说了:光吃苦不行,创业得有核心竞争力,他们有,你还没有。

    十年前,我为谋财,在厨师学校打过工,为期不太短,至今对其所谓核心竞争力总培养不出任何好感。当我看到成校长在外国大爷开的炸鸡店里把pregnant解释成“扑来个男的”,就知道这十年来,核心竞争力停滞难涨。新梦想,新厨房,其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电影里交待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颠覆以课本、教师为主体的旧制度,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制度。学生给老师打分,可以炒他们鱿鱼。算得上大革命了吧?

    当然是大革命!金钱革了教育的大命。只要取悦学生,就是好老师。学生交笔钱,听老师说师母如何打越洋电话跟他分手,十分感动,倍受激励,卡耐基附体。可说好的英语呢?英语就是“扑来三个男的”,口语拙劣,笔头功夫想来也够呛,但已忙不迭跑上神坛,精英着,教父着,俯视苍生噍类起来。

    电影里,新梦想的学生,尽是愚民,这并不违背现实。但把中国最好的“燕京大学”学生也塑造成顽劣不堪之徒,课堂里重则干架,轻则酣眠,又是哪个年代的写照?但在这个神话的语境里,观众必须接收一群无处不在的愚民,以及他们不曾露面、活该掏钱的爹妈。正是他们的偶像崇拜,把新梦想三屌丝神化到了英语再差都敢滔滔不绝、打国际知识产权官司都不用律师的境界。

    仔细想来,“合伙人”神话的机制和“新东方”一样。第一,彻底否定现实:学校是黑暗的,领导是贪婪的,老师是无知的,课本是废渣的;洋人是傲慢的,洋人是傻逼的,洋人是听我背两段书就肯放弃1500万美元索赔官司的——我若早生二百年,鸦片战争都打不起来,炎黄子孙还用学个鸟英语啊!第二,画大饼:只要一厢情愿,也就是主观唯心,大愿终将圆满。瞧,我不是圆满了吗?我托福满分,我GRE满分(哪怕我还没报名去考过!可我是神啊,我考不考,考几分,能丝毫影响你们对我这片星空的仰望吗?),我现在要超度你们啦!只要你们交了钱,听我说完,不断磨练,定有功成之日,下辈子修来正果也不迟嘛。对了,现在可以刷银联、走支付宝了。

    冷静想想:谁成功了?邓超名字刻实验室门口了,佟大为睡完洋妞娶了个会做菜的难看老婆还敢在纽约闹市开车大撒把,黄晓明更可堂堂正正说自己是最大股东拥有一票否决权还潇洒地对支持上市的投资顾问说“你被解雇了”。他们仨是成功了。以原先被留美女友抛弃的投资顾问——与黄晓明何其相似!——为代表的学生则彻底失败,神话只允许他们俯首倾听,不允许多嘴多舌。神话,不可复制。我为神,永为神,你们充其量是too young, too naive的使徒,完全服从是你们存在唯一的意义。

    成校长冲出办公室与怒砸校门的碍国青年激辩,重创额头,鲜血耀眼,这大概是他偏离德云社节奏,最神模神样的一刻了。偏偏消解他神性的,正是前一刻:他在办公室因利益分歧,兄弟阋墙。

    现实中的那位校长,除了炮制毫无技术含量的单词表作伪《圣经》外,在英语这项专业,这唯一的卖点上居然没有任何稍微拿得出手的货色。而三位主角的配音,恰恰放大了这个弱点。所以,我给这部电影后半部的字幕打满分,因为没有字幕,我只能听懂“闹太套”。那么,这个弱点致命吗?远远谈不上。别忘了,教英语的,自身必须英语好,这是旧制度,无论在新东方,还是正牌大学,这条命已经革掉了。在我们神话的世界里,新制度就是教英语的,自身英语可以不好,但一定要取悦学生(正牌大学则不作硬性要求),因为取悦学生就是以人为本,以民为主,是得到最广大群众拥护,符合最广大群众利益的——来,交钱吧!钱到手,慢说咱这儿的群众,就是美国人民都得需要我!

    新东方空手套白狼打造出的神话,由于经济上意外大获成功,已名垂史册,羡煞同行。但它绝不是教育的神话,因为新东方这么多年的实践,再一次证明:教育没有神话,教育一定要以课本、教师、学生三者为主体,而不是三者中任意一者或二者,这就像基督教的三位一体不可拆分一样。至于邪教徒的神话,吹一个,破一个,不断吹,才不致破灭。所以,现实世界的新东方几近技穷,银幕上应运生出新梦想。毕竟,唯有神话,才能挽救神话。

     2 ) 不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个月里,两部以青春为起点的片子连接上映,这实在是件有趣的事。 一个是男导演,一个是女导演。女导演耿耿于怀的是青春未尽的梦,男导演想的则是,该做的梦都做成了,只是,梦还是那个梦嘛?殊途同归的,是那句少年时就很喜欢的歌词:“寻遍了却偏失去,未盼却在手”。人生有什么事,比费劲心力争取,到头来终如所愿,却未趁我心,更值得悲哀呐? 抛开那些追求年代质感细节的移情代入,相较而言,还是男性视角的思考,让我更有感触。即使不能提供全部的答案,但是提供一种思索的可能,这也是一部有价值电影存在的基础。 《中国合伙人》故事的蓝本不言而喻,从剧作上来说,它通过抽丝剥茧的细节设置,还原了一个成功学的实现过程:甘为人下的谦卑态度、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趋利避害的实用主义原则,以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终于换得扬眉吐气、衣锦还乡的成功,简而言之:鸡血加鸡贼,无限约等于鸡犬升天。过程的确很有意思,细想想有点儿没意思,但再琢磨,就是这个意思。 这么做好不好,对不对,这两个问题就没有办法,获得一个统一的答案。 我觉得世界人生最大的无趣在于,我们不认同别人认可的标准,却又渴望别人的认可,爱情如是、事业如是、生活亦如是。前者是我们渴望脱俗,后者是我们又未能免俗。当我们在对方的标准里做不到最好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怀疑自己的标准是否牢靠。所以,一辈子,我们都在征服对方和劝服自己之间不停徘徊纠结,大部分人,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度过了一生。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那么渴望坚持自我,又那么渴望他人的承认,而后者本身就是对前者最大的否定。所以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用继承某种屈辱、不用承担某种压力,不用奋力站起来证明我们能站起来,能想躺着就躺着,只因为我们真的喜欢躺着。

    最后想说,成冬青诠释的成功,充满了某种实用主义的得意。而王阳诠释的幸福,则有自欺欺人的妥协。这种的态度,充满了某种无奈,也或者,才是我们每个人寻找答案的开始。 胡乱写了这些,再胡乱写个结尾。 风往哪里吹,树就往哪里倒 正青春,我们以为我们是风,青春后,我们才知道我们是草。 没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3 ) 中国合伙人与雕爷牛腩

    一、

    下午我去中关村找人谈事。

    从海淀黄庄站走出来,沿着丹棱街到善缘街再到海淀北一街,几乎所有的路牌广告和户外道旗都被各种出国教育和英语培训占据。虽然这是中关村户外平面的一贯传统,但在前几年至少还有些板卡厂商来抢抢风头,而今它们都销声匿迹,仿佛这里从来都是租界边缘。

    房子和移民是绝对的两大热门话题,房子能改变财富的增值状态,而出国似乎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通常意义上是指让财富更好更快地增值。当它们的热度上升到疯狂的时候,通常只能说明一点:生存在这里的人们对未来没有什么希望。因此他们寄希望于改变,哪怕只是可能的改变。

    为希望投资的总是大多数人,哪怕白骨累累。用希望的概念吸引人们投资的人,他们才不管什么白骨累累。

    二、

    今年的电影消费达到了史上前所未有的热度,在我看来,这是口红经济的前兆。在这种时候,总会有一些似是而非的“希望”题材来凑份子,比如中国合伙人。

    我丝毫也不怀疑这部片子是带着最大的恶意来面对市场的,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太大,能消费的人很多,能认真消费的人很少。屌丝永远是大多数,那么如何让屌丝意识到你对他们好?

    答案是给他们洗脑。洗得越干净,屌丝就越感激涕零。一碗浓汤宝,即使有大口浓痰混在里面,照样会有人为此鼓掌。

    比如中国合伙人里刻意忽略的一些事情:从没有阶级到阶级固化,从财富均衡到财富极化,以及一些短暂出现但绝不会再有的财富积累空白期。我不否认这是发展中必然出现的情况,但是为何不能把这些事情直白地说出来,反而要用大量的鸡精来掩饰身上洗不掉的血腥味。

    佟大为撒向天花板的钞票和刻着邓超名字的实验室铜牌,是这部片子里唯一没有遮掩真实意图的两个镜头。前者告诉所有观众要有钱,后者告诉观众为什么要有钱?因为你给别人钱时就能羞辱别人,正如别人给你钱时就能羞辱你。

    而对买票入场的观众来说,他们掏出钱换来响亮的羞辱,还在影片结束时为之鼓掌。

    这他妈的才是商业的最高境界。

    三、

    阿芙精油。孟醒开创了化妆品市场中的一个新品类,这是一个壮举。其方式方法也是洗脑,用无孔不入的媒体传播洗脑。一个例子是从2009年到现在,百度、天涯及大型网络社区中所有关于阿芙的负面体验都会在短期内迅速蒸发,这就是所谓“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你也没有表达的权利”。

    这一套很奏效。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太大,能消费的人太多,能认真消费的人太少。屌丝永远是大多数,那么如何让屌丝意识到你对他们好?

    孟醒认为自己找到了一瓶商业万金油,所以他开始干雕爷牛腩。阿芙精油给他带来的最宝贵经验是:当消费过程中最大的体验与满足感来自于购买主体之外的多重附加值时,主体价值会被淡化甚至归零。

    这在现实中也有例可循,比如学区房。屌丝没有太多钱,掏出一笔钱来是希望能够借此换得微薄的尊重,这就是他们的寄托所在。吃一碗牛腩换取同桌人的注目礼,买一所学区房告诉自己后三十年望子成龙扬眉吐气。

    其实不过是一场短暂而漫长的羞辱。

    所以雕爷牛腩的后两个字可以换成任何食品,甚至可以改名叫做雕爷浓痰,这对消费者毫无影响。

    因为大部分去吃的屌丝,在投机者心目中根本不值得被尊重。

    四、

    投机是少数人的盛宴,但注定要大多数人为之买单。这就像革命,所有参与者都以为自己能够进入改变一切和获得一切的行列,但历史证明那是妄想。

    陈可辛是投机者,孟醒也是投机者。看电影和吃牛腩的,是被投机者的消费基础。这个世界的希望和寄托,要用钞票去换来。30元的电影票或98元的套餐,足够买下一个人的后半生么?

    其实是够的。只要这投机之汤的味道够浓,哪怕沉淀到最底是腐烂的血肉也无所谓。

    而品尝着汤底的人,就在电影最后的名单里。

    五、

    黄晓明满分。

     4 ) 三大男主演得都很不错。

    很励志的一部电影,三大男主演得都很不错,尤其黄晓明的演技又回来了。看完对于我们这些就要进入社会的人也是一大鼓励啊,还年轻,想到就去做,也许中间会经历波折,磨难,但是其中的经验教训也是未来的一大笔财富,好羡慕他们的英语说的那么好。生活中,不要老是羡慕别人,别人的的生活自有他的艰辛,而我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努力完成自己的心愿。

     5 ) 自在与脆弱同在

        
       美国的政坛选举,总是在关键时刻,有参选客自爆隐私自己是同性恋或是有家庭暴力史。因为那些聪明的经纪人知道,既然迟早有天会被人扒出拿来当靶子,不如早早自己坦白,从此变成无畏无惧的人,反正是人总有缺陷与软肋。抛出软肋,穿好护甲,好继续轻装上路。
      
        亦有粉丝评价说,同样是婚后的人,那浪荡的《苹果》男佟大为越来越淡定;当年腼腆《甜蜜蜜》小生邓超倒是越来越骚包了,不知道是不是妻子的原因。其实在我看来,淡定也好骚包也好戏里也好戏外也罢,王阳孟晓骏也好,佟大为邓超也好,这俩男人都是如那政坛上自爆型选手,坦荡荡轻飘飘小半生耍明白了,也就更加如鱼得水。一个不必害怕夸张,一个不必故作收敛,连带着黄晓明在内,已经不必担心继续别人演叶问他变成演二的那个。面对了懦弱,身后从此有温柔的手在守候懦弱,于是在这混沌地大千世界里慢慢脱掉了西装开始混迹于世,自在无边。
      
      所以,相比那些励志情节,我更喜欢看这部戏的脆弱戏。孟这个角色,太能够代表那一开始那些跑在最前面的人,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到了紧要关头却缓缓落后,曾经的鹤立鸡群亦变成了随波逐流,恐惧随之而来;王阳,浪子,长发,总是怕最成为最最普通的那一个,却最终最先成为普通那一个;而那笨鸟成校长生下来就是一个没有翅膀的鸟,所以他早早地知道了自己从来是只没有翅膀的土鳖,他惟一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方式只有跑。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晓着自己最大的弱势与恐惧,他没有孟那样的高瞻远瞩,他亦没有王那样的洒脱,他是中国社会最最常见的那类男人。低头奔跑却总是忘了抬头看天,“分娩”阵痛期比谁都长,但总是因为这样的执拗,他总是那个最容易在原地第一个有所产出的人。如同当许多手电筒照向黑板的那一刻,作为一个人的脆弱一览无遗——他除了熬,别无选择。熬过去,就看见天。  
      
      这就是中国人的抱团精神,他们合起伙儿来面对彼此对未来的恐惧,变成三个再也不怕会被别人把脆弱扒出来炒的人。这样的彼此相拥早早看到了那同行者的狭隘与懦弱;而是亦向他坦诚了你的狭隘与懦弱。合伙人,很类似女人闺蜜的那种关系,彼此牵挂烦心埋怨不解,却最终成为了不可分割的槲寄生。他们学会了女人的那招,彼此抚慰彼此的脆弱,缓行一个人生。
        
      相比男人,这个时代的女人貌似更容易成功获取自己最终想要的东西。在狭隘的男人看来,不过是女人媚眼如丝轻易卖弄,用裙底风光换得一世风光。其实这个时代的女人比男人更容易早早承认那些人世里的痛楚与不堪重负,早早地面对也就早早地超度,在男人还在佯装坚强的时候,她们早已经擦干了泪水走在了阳光之下。她们的懦弱与脆弱,是人看得到,她们自己亦懂得,不是丢人的事,也终于不再成为包袱。有人愿意帮扶,自己也争气,情绪早已丢弃,从此不会过得太差。
      
      这就是佛家所说,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他们嘴里的“成功”总是诱人,不过是羡慕成功者总是更自在。如那作完演讲的马云,早早地在盛年退了休,从此生活就是工作,不知羡煞多少还在加班熬夜还房贷的年轻人。而成功人士太喜欢隐藏自己的懦弱,不肯承认背后的那些伤痕和那些假大空的理想,如同中国社会里千百颗在参天而立呼风唤雨的树一样不肯吐露任何一点金光背后的故事,不肯吐露自己任何一个瞬间的恐惧。所以,他们诱惑着一众年轻人包括他们的父母追寻效仿他们成功的踪迹,却从来看不到那些“成功者”最终是如何承认了自己,面对了自己,安放了脆弱,最后才成为了自己。总是不顾一切走上那条抛弃本性通往“成功”的路,最后,成为了穿着烧红的铁鞋跳舞的人。
      
      
        这个时代,成功早已经有太多定义,如我等小辈不过是但求自在。知道要成为成功的人,迟早要面对那些眼色与暗箭。要成为普通的人,要更早接受那些剪短自己的发的无聊感。要成为获取尊重的人,不惜要冒更大的风险把自己脚下的砖头垫得更高。而无论选择怎样的人,最终都可以修炼成为自在的人,务必是痛过以后,痛定思痛,不痛则通,承认那些脆弱,最后如同少年派的那只虎,知晓它是危险的事情,却从此不会伤害自己,更不会在关键时刻冒出来影响战斗力。

        我知道我的好,我安放我的不好,谈什么改变不改变。放下死撑,一念自在,脆弱的人生无处不在,却不知道那脆弱及懦弱才是最好的课程。如同太多五六十年代的父母,硬生生把理想抱负塞给子女,却从不肯让他们的子女在重压之下好好哭一场,从不肯让他们的子女写完一本带泪的日记,适得其反使得八零后九零后前所未有地脆弱。恐惧未来,恐惧职业,恐惧单身,恐惧婚姻,一旦离开父母却比任何时候来的都要懦弱——比懦弱更糟糕的是,因得那些坚强的教育,却从不肯承认懦弱,更谈不上释放那些懦弱。我们这个传统社会,总是让年轻人那些心底的小九九变成了沉重的脚镣,不让他们释放无处安放的狂躁与暮气沉沉,却还要让他们继续谈什么飞翔。
        
       所以最后看到的那些逆流的鱼,奔跑的鸟,都是那些早早脱离了恐惧面对了脆弱的人。坦然面对了自己是一个成功的普通人,还是一个普通的成功人——都是坦荡荡把懦弱挂在脸上的人。他们的过往是清澈的,傻逼的青春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亦不再有任何东西值得隐瞒。他的过去,给你看;他的未来,你别管。这世界不是所有人都金光灿灿,若你见过了某个整日大谈特谈职场经的人,说不定已经信用卡刷爆等着新工作救赎房租;从此也就开始怀疑某些满嘴道德伦理的头像背后,是不是藏着一个酸腐气息十足甚至借钱不还的俗人。走到这步,怎样成为通透的人成年的人,是从此知道人人都有软肋人人都有痛处,如此而已。而你人生的合伙人,他不会戳你的软肋,知道你亦不会戳他的。
        
      在世为人,既要与丈母娘打麻将,也要敢和比自己想法多的女人上床,更重要的也能够和自己的好朋友做生意。能与丈母娘打麻将的男人是有实力的人;能和比自己想法多的女人上床的是拥有良好掌控力的人;能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伙做生意的人,是最后他们看懂了人心脆弱之后修炼成大肚能容的男人,这也是他们面对往后时光的态度——他们终于肯承认这世间无论男人女人,都是脆弱的代名词。要学会与自己的脆弱相处,更难的是妻子要学会与丈夫的脆弱相处,合伙人要学会和与他同行的人的脆弱相处。从此人生便已安定一大半,醒时同交欢,醉后也不会各分散。

     6 ) 祝你们假梦成真


    万幸的是,影片结束时观众并未起立鼓掌。否则,这将比片中因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人民群众朝“新梦想”英语学校砸砖头,叫他们“卖国贼”更令人绝望。

    我很惊讶陈可辛会拍《中国合伙人》,就像当年惊讶张艺谋会拍《三枪》。两位大师相同之处都是贴,张为了人情给赵本山贴脸,拍《三枪》相当于说段酒桌前的客套话;陈更恶劣,为了票房给“中国成功学”贴尊严,拍《中合》相当于当着众人面说假话。
     
    “假话”流窜在《中合》的各个角落。

    前半段还好,前半段讲青春。青春真管用,可以填塞无数漏洞。包括黄晓明强吻得肺炎的杜鹃时,她说:为什么是你,黄晓明回:为什么不能是我。这两句真美,但是假。假在杜鹃这样胸中世界强大到不在意自己胸型的姑娘,根本不会因为一句“为什么不能是我”就放弃掉她的人生。有观众拧:所以她最后离开黄晓明了呀。不是,我是说杜鹃一开始就不会答应黄晓明。一开始就答应黄晓明的姑娘,就不该是杜鹃。这个姑娘之所以是杜鹃,只因为一个理由:镜头美感。为了美感而忽略事实,这就叫假。

    可惜,绝大部分男人都追过自己配不上的姑娘(或小伙),有些也像黄晓明一样,追过跟自己不在同一个世界的姑娘(或小伙),所以他们不认为这是假话。通用“有志者事竟成”,或说“有志者事竟成一会”这个理念,就能利用观众胸中的欲望轻松地弄假成真,看到陈可辛说假话的本事了吗。尤其“新梦想“成立之后,整部电影就开始假话连篇。

    首先是邓超这个角色。假就假在,邓超从始至终都是极端个人主义者,不会因为任何事改变。他在书里夹的写给自己,却被黄晓明误认为是激励他的话:你以后会让我妒忌的,这句是真的;为自己的股份变少而大闹会议,这也是真的;包括他第二次去美国时被出租车司机耍,被前台小姐敷衍,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打击,并为此想要借黄晓明公司上市来“假公济私”,这些都是真的,是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的标志。但是,他在佟大为的婚礼上说出那句分道扬镳的话:我曾经认为自己重要,(也只是)曾经。这句话就是假的,其作用在于,为兄弟三人再次聚首埋下伏笔,把本不可能修复的矛盾伪装成可以解决的误会。如果这句话是真的,前边对邓超性格的塑造就是假的了,这就暴露了这种塑造的真实目的:戏剧冲突。为了戏剧冲突而忽略事实,这更是假。

    但这些假,怎么都假不过这部电影传递的价值观。很多人看完《中合》都愿意拿它跟大卫•芬奇的《社交网络》作对比,来评判中国成功学和美国成功学的区别。其实这样的对比并不公平,因为《中合》的价值观是假的,而《社网》相对来说更现实——后者提到了“代价”,有代价才有成功学。

    这也是观众看完电影后并没有鼓掌甚至起立,我所感到欣慰的原因。大家只是把它当个乐,怀念一下拼命努力过的青春,或曾经有过的兄弟情义也就足够了。因为大多数离青春越来越远的人,都越来越能意识到代价意味着什么。代价不是闹着玩的,也不是想尽办法就能避免的。

    《中合》假就假在把这份极具重要性的,严重程度相当于跟魔鬼签订契约的“代价”一语带过。以一种轻松的语气调侃道:他(功成名就的黄晓明)现在用换灯泡,代替了性生活呦——好像这他妈根本不是个事,没有性生活,换灯泡就行了。或者代价就只是没有性生活这么一个。而《社网》中的马克•扎克伯格到最后,虽然赢了生意上的谈判,却在某种意义上输了生活中一切。这种代价是真实的,在人生中根本不能忽略,表现在电影中起码可以提升好几个档次。陈可辛又不蠢,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影片最后,陈可辛用幻灯片的模式给观众介绍了几位代表着“梦想成真”的中国大咖,他要敢表现代价,就得罪了这些活着的人。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主要原因还是票房——为了票房,陈可辛对那些只愿花不到一百块,就想着说不定能激发出动力完成梦想的观众,说了一句祝你们假梦成真。


    (已发表,请勿转载)

     短评

    又名中国好基友。邓超在米国混不下去以后回来上台演讲时的“装成功人士范”真是神还原,新鲜生猛的现实城市题材,赞新锐编剧们。

    2分钟前
    • 一个馒头
    • 推荐

    可以跟致青春参照,都是讲青春与现实。不过少女青春是一场场恋爱;男人的青春是事业、梦想与哥们友情。这片大卖成功学,各种激情与梦想之类的关键词,而讲到最后还是越活越孤独的事。旁白多不是问题,问题是旁白叙述者不统一,这个比较讨厌。结尾的处理也太理想,但算国内难得质量尚可的励志片,三星半

    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被同伴视作偶像的海归将他在海外的挫败一一展露人前;丁香花一样的姑娘拿了绿卡背弃了誓言;不羁浪子娶得贤妻告别他曾臆想的与众不同的生活…还有教主,锃光瓦亮的大背头时时刻刻让我想起我爸年轻时。人家已经那么努力学英语演好戏了你们就别黑他了。

    9分钟前
    • siki
    • 力荐

    虽然导演说不是新东方的故事,但怎么看都是新东方的故事。作为一个曾经的新东方学员,俺想知道老俞会不会要求每位新东方员工都去电影院看个十来遍,然后凭电影存根发奖金= =音画结合得非常好,打光也很舒服,前半部分笑点足,后半部分有现实的无奈也有励志的情愫,俺觉得是近年的现代剧中最出彩的一部

    13分钟前
    • yokodashfoud
    • 推荐

    科班好底子+令人尊敬的勤奋+好人缘,十年后黄晓明会是内地男演员的领军,像李奥纳多那样从奶油小生磨练成表演大师,秒掉一票散发着棺材味儿话剧腔的陈道明王学圻们

    15分钟前
    • 海棠
    • 力荐

    曾经有多少国人把梦想寄托在英语之上,《合伙人》捕捉到的不是一段青春,而是一个时代。

    19分钟前
    • 绿豆好好吃
    • 推荐

    鉴定好导演的标准是他能否让黄晓明变影帝,陈可辛做到了。

    24分钟前
    • 易知难
    • 还行

    黄晓明目前为止最好的电影吧,男的应该更有共鸣。但音乐铺得太满,留点白不更好?视点转换有些生硬凌乱,几个剪辑点选择很费解,前半节奏太快,好多次感情还没酝酿好就用音乐生逼着煽情,手段有点低劣。后半有点社交网络感觉,晓明最后的英文独白挺煽情,算是个泪点。最后的幻灯是要闹哪样?

    28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还行

    陈可辛永远做得到不过不失 节奏感把握得一如既往 演员也用得很妙 黄晓明确实飚了回演技 从木讷农村青年到英培独裁者 再到谈判桌上的力挽狂澜 不变的其实一直不变 仿佛在看新东方俞敏洪的纪录片 从大学梦 到英语梦 接着美国梦 最后是中国梦 梦想一个一个成真 又一个一个褪色 回头看时 重要的无非是 爱过

    31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西雅图的产前版;致青春的基友版;新东方的教学案例;美国梦的一记耳光。

    35分钟前
    • 狗子
    • 推荐

    “当我们的额头爬满皱纹,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不让它们也爬在心里。” 老歌全部配的恰到好处,感染剧情,好几首催人泪下;一对比,《致青春》的确要再降一星;也的确是陈可辛《甜蜜蜜》后的作品里拍的更好、更让人共鸣的作品,结尾影院响起了久违的掌声。角色内外,黄教主都很励志。

    40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陈可辛肯定是最聪明的中国导演不二话,又有节操又有市场,站着挣钱,而且思路极清爽,极用功。哦,应该是半蹲,最后为了政治正确让教主怒斥美帝,一下膝盖就软了。不过话说回来,在我一米六这么矮的视线里能看到的中国导演就很少了,半蹲已然鹤立鸡群。

    44分钟前
    • missx
    • 推荐

    黄晓明遇到好的剧本演出来还是很让人入戏的,而且让人觉得有一种魅力,琅琊榜2如此,中国合伙人亦是如此

    48分钟前
    • 接十分钟的吻
    • 推荐

    7/10 主流的、安全的励志电影,《武侠》之后陈可辛迈向妥协的第一部作品。

    53分钟前
    • Pincent
    • 推荐

    除了风声,这是目前我觉得唯一一部看着黄晓明表演不觉得尴尬的影片。三个主演性格鲜明,且真实。校园里的爱情表现的不错。故事很励志,很中国梦。还有就是感叹,中国的学生就是这么厉害!

    57分钟前
    • 遇见彩虹🌈
    • 推荐

    新东方的创始人当年就是高富帅(北大教授,海龟投资家神马的。。。纯然不是现在的普通吊丝,吊丝切勿YY)

    59分钟前
    • HAPPY大炮
    • 还行

    在当下,这几乎可以算是一部【正常的】好电影了。虽然有各种问题,但这已经不容易了。我们的故事,最后还是得我们来讲。(最后旁白的讲述者悄然转换为佟大为饰演的王阳,不是bug,而是导演已经无法处理成冬青这个角色的逻辑了,只好耍赖了。)

    1小时前
    • 张小北
    • 推荐

    三姑夫证明青春、梦想都是不会逝去的,三点一线的人物关系权衡的很好,尤其“打乒乓”一段的平行剪辑与镜像关系最具代表。不过影片对三姑夫来说也像遥控器,一直按快进(发展过快,削弱了故事延展与情感张力),只有三个频道(强化主体,弱化附体)及无休止的旁白与音乐(记叙大于展示)。

    1小时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黄晓明证明闹太套只是个误会的反戈一击。

    1小时前
    • K
    • 还行

    电影里佟大为说:真正的感情是安安静静的,自己会来,不折腾。邓超说:人在无奈之下所做的决定,往往是正确的。黄晓明说:如果皱纹不能避免爬上你的额头,那么至少不能让皱纹爬上心头。「中国合伙人」这么励志热血正能量的电影实在太适合我这种大学崇拜俞敏洪上新东方成瘾如今在创业的有志青年观看了!

    1小时前
    • 夏小暖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