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播放:华尔街之狼-HD中字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华尔街之狼

    华尔街之狼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美国2013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乔纳·希尔,玛格特·罗比,马修·麦康纳,凯尔·钱德勒,罗伯·莱纳,乔·博恩瑟,让·杜雅尔丹,克里斯汀·米利欧缇,卡塔莉娜·凯斯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猜你喜欢

    • HD

      花木兰2020

    • 女儿谷

    • HD中字

      疯狂的代价

    • HD中字

      画皮

    • 更新HD

      灭绝:基因改造编年史

    • 更新HD

      对门儿

    • 更新HD

      江边旅馆

    • HD中字

      笑八仙粤语

     剧照

    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1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2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3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4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5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6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16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17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18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19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在危机四伏的投资界,掌管史崔顿·奥克蒙公司的乔丹·贝尔福特(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Leonardo DiCaprio 饰)生活侈靡、实力雄厚。1987年,22岁的乔丹进入罗斯柴尔德公司,从接线员做起,在高级经纪人马克(马修·麦康纳 Matthew McConaughey 饰)指点下,进入了股票经纪人充满毒品和欲望的世界,半年后因“黑色星期一”,乔丹转投靠贩卖“便士股票”的小公司,凭借巧舌如簧获得成功,与邻居唐尼(乔纳·希尔 Jonah Hill 饰)和一班朋友另立门户,游走在灰色地带获利颇丰,获称“华尔街之狼”,然而,FBI已经开始留意他……
      本片根据前华尔街股票经纪人乔丹·贝尔福特的个人自传《华尔街之狼》改编。

     长篇影评

     1 ) 这个应该被承认的世界

    ''See money doesn't just buy you a better life, better food,better cars, better pussy, it also makes you a better person. You can give generously to the church or political party of your choice, you can save the fucking spotted owl with money.

    钱不仅仅可以给你一个美好的生活,充足的食物,酷炫的豪车,肥沃的逼,它还可以让你成为一个好人。你可以随意根据自己的选择慷慨的给教堂或者政党捐钱,你他妈的也可以用钱拯救西点林鸮。''

    影片一开始就阐述了不仅是Jordan,也是Martin的视角,钱,的确是万能的。而谁来掌控钱?人。

    Jordan是一名股票经济人,我不知道导演是有意还是无意,可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这个角色的职业定义很到位。华尔街每天股票交易量足足能把你淹死,可是里面的股票流通未必是实打实的,但是唯一两样东西是实在的,金钱和肉体,恰恰这两样也是Jordan的人生信条,通俗点说是癖好。

    扯开话题,我们经常会去讨论生活,用爱用感情,发自肺腑的用生命去体验,想要逃离,想要流浪,想自由,想要寻找自我,但是殊不知这些形而上的东西全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而构成这个社会的基础就是人,使得社会运作的本质就是钱。这一切都很简单,而能够使你去流浪去找自由去拥有爱人的资本也是这个社会所回馈给你的报酬,夏日和三五好友在街边大排档穿着背心喝着冰啤侃大山的悠闲,辛苦一整年打开账户看到的那六位数,和爱人翻云覆雨憋了好久你们一同射出了那一秒快感,这些本质还是那两样东西,金钱肉体。不知道你们能不能体会,作为金牛座,这些道理再简单不过了,金钱就是物质,肉体就是感情。

    好了,扯回来,Jordan说白了就是一名推销员,和李阳还有奥巴马没啥区别,激情,澎湃,聪明,圆滑,给人画大饼,给人画美国梦,为啥?因为人们有这种变态的需求。需求什么?钱。为什么要钱?养家。什么要养家?因为爱家人,同时也是一种责任感。所以在我看来,Jordan虽然嫖妓吸毒欺诈,但是他是一个善良的男人,是一个好男人。因为他履行了人的基本欲望,不逃避,也满足了自身的基本欲望。

    现在我们来谈谈刚说的从钱扯到的爱。
    影片中有这么一个情节,Jordan在有了钱之后和漂亮的伯爵夫人相爱了,他和前妻离了婚,这时候一定很多人在骂:臭男人,有了钱就忘了和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子,却去喜欢一个D奶的臭婊子!
    这里Jordan给出了一个信条:在金钱之上就是真爱了。
    很多人会误解这个金钱至上的爱,真不知道你们是不够聪明还是仇富。没有物质基础的爱只会把爱拖累,何况D奶的伯爵夫人也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最后她也和Jordan的前妻一样忍受不了Jordan多次找妓女而和他吵架,最后他们也离婚,为啥?因为Jordan没钱了。于是他们的“真爱”和“婚姻”就此崩塌,责任感也就此消亡。这应该是因为钱而诱发的责任感的故事,通俗老套。但也恰恰印证了影片一开始的那句话'' Money could make you a better person"

    影片最后的最后,Jordan又干起了推销员的工作,激情,澎湃,他拿着一支笔问听众有谁有办法将这支笔推销给他,没有人会,但是他曾经的老搭档会。

    “Could you do me a favor, write your down name on the napkin for me.
    能帮我个忙吗,在餐巾纸上写上你的名字给我"

    ‘’ But I don't have a pen.
    但是我没有笔啊‘’

    “ Exactly, supply and demand, my friend.
    就是,供和需,我的朋友''

    这个社会如何运作,供和需,又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很多时候我们赚不到钱或者无法和客户良好的沟通,是因为我们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在爱和性上也是,不要怪你的爱人为什么会出轨,也不要怪为什么你真心诚意追一个女孩子对她万般的好却一直不成功,因为你不了解她和她的身体。更深一步说,我们无法和这个世界友好的相处的时候,也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这个世界,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

    从头看到尾,所有的故事很简单也很赤裸裸,但这背后不仅仅是“金钱和肉体”这四个字这么简单,当然了解这个社会的前提也是你愿意承认它们,承认我们最简单最基本的要求,那么一切问题都可以游刃而解了。

    Martin的这本片子让我看到了中国的那句古话:万变不离其宗。

    你画了半个圆,那么再画完另半个圆之后你会发现你又站在了起点。

     2 ) 史上观影感受最烂的视觉炸弹

    片长达到了骇人听闻的三个小时,但是内容却少的可怜
    大量堆积的愚蠢笑料和视觉炸弹
    每过十分钟必定出来一个裸女防止你睡着
    我想说
    马丁你要是老了不会讲故事就回家呆着
    行不行?!
    行不行?!
    我看到一半出去上厕所回来呆在影厅门口
    完全没有勇气进去继续受折磨
    三个小时
    卧槽尼玛
    三个小时啊!
    你就给我一直看裸女笑料演讲
    你真是名导吗?
    你确定你不是在逗我?
    那些给这部电影打高分的
    呵呵
    马丁简直就像一个机会主义者
    把好家伙的旧故事扔到华尔街
    配上莱昂纳多就想冲击奥斯卡?
    做梦zzzzzZZ

     3 ) 31岁成为亿万富豪,却一夜间失去一切

    本文章非本人编写,版权归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王大拿所有©️

    “如果你想变得富有,就要全身心投入。”这就是贝尔福特的秘诀,不管在哪一行,他都充满探索精神,追求永无止境的进步

    “如果你想变得富有,就要全身心投入。”这就是贝尔福特的秘诀,不管在哪一行,他都充满探索精神,追求永无止境的进步。

    (全文3765字,读完大约4分钟)

    1998年,美国长岛岸边的豪华别墅内,香烟和酒精的气味蔓延,年轻的男女跳进舞池中疯狂扭动,派对上一片奢靡。

    忽然,一阵尖锐的警笛声传来,穿着警服的人鱼贯而入,走向正在品味香槟的乔丹·贝尔福特,将手铐扣入他的双腕。

    两分钟后,人群一哄而散,只留下偌大的别墅和酒精刺鼻的气味。

    乔丹·贝尔福特(Jordan Belfort),股票经纪人,被《福布斯》杂志誉为“股市中的罗宾汉”,31岁便坐拥上亿资产。

    从出生平凡到亿万富翁,一个毫无金融背景,甚至只有高中文凭的人,是如何在资本世界中异军突起,并以最快的时间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

    事情还要从他的少年时代说起。

    商业天才养成记

    1962年,贝尔福特出生于纽约市一个中产家庭,父母都是会计师,在纽约,这样的家庭不计其数。

    如果按照常规家庭的模式发展,贝尔福特应该会上大学,毕业后进入企业打工,然后结婚生子,永无出头之日。

    青春期的他个子矮小,又样貌平平,但是也像同龄人一样喜欢漂亮女生。

    因此,他被同学嘲笑,这让他感到十分沮丧。

    父母削尖了脑袋想要跻身上层社会,而终究是做无用功,母亲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贝尔福特身上,一早为他制订好进军医学院的计划。

    这些都对他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影响,他认为,被拒绝和嘲笑的原因正是自己没有钱,于是下定决心要成为有钱人。

    无可置疑的是,贝尔福特拥有与生俱来的商业头脑。

    他小的时候,就主动在暴风雪后拿着铲子,敲开一扇扇大门,询问对方是否需要提供铲雪服务,并收取20元美金的酬劳。

    “我是个天生的商人,赚钱对我来说易如反掌,只要有心,遍地都是商机。”

    16岁那年夏天,贝尔福特在长岛附近的海滩闲逛,天气很热,他发现人们想要购买冷饮时必须穿过几条街,才能找到唯一的冷饮店。

    于是他灵机一动,买来冷却箱,放入大量冰激凌和饮料,沿着沙滩叫卖,吸引了不少人购买。

    就这样,凭着细致入微的洞察力,他总是能抓住一些小商机,利用几个暑假的时间赚够了上大学的全部费用。

    高中毕业后,他前往巴尔的摩牙科学院上大学,开学典礼上院长的演讲,如一盆冷水朝他兜头淋下:

    “牙科的全盛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如果你想要挣大钱,趁早打消这念头,因为你来错地方了。”

    贝尔福特当即作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开学第一天,他立即办理了退学。

    60年代的美国,拜金主义盛行,带来了残酷竞争、精神空虚和道德沦丧。美国青年追求金钱,陷入狂热的迷惘,被称为“垮掉的一代”。

    贝尔福特受到了拜金主义的强烈影响,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抛弃学业闯荡社会。

    自立门户狂吸金

    不久后,他遇到了第一任妻子特蕾莎。

    为了负担起家庭的重任,他开始挨家挨户推销冷冻龙虾和牛排,基于年少时的基础和良好的口才,使他的销售量很快打破公司的记录,成为最优秀的员工。

    但是这种稳定的生活显然不能满足他的野心。

    他辞去工作,自己推着车贩卖肉类,凭着超凡的销售本领赚到了不少钱,然后在24岁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当上了老板。

    好景不长,由于经验不足,仅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公司倒闭了,他还背上2·4万美元的债务。

    但是他毫不气馁,又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美国金融的心脏,华尔街。

    华尔街充斥着投机取巧,发财心切的股票经纪人,而对于贝尔福特来说,股票和冻肉没什么两样,都是把产品卖出去而已。

    由于没有金融背景,他被分配到最底层的职务,也就是联系员,整天跑腿打电话。经过半年努力,他考取了股票经纪人执照,准备干一番大事业。

    1987年10月19日,是他上班的第一天。当天下午四点,公司忽然警铃大作,整个欧洲国家股市崩盘,跌到了508点,那天被人们称为“黑色星期一“。

    贝尔福特所在的老牌股票公司,一个月后竟然宣告倒闭。

    就这样,他成为富人的美梦再次破灭。

    失业后他进入一家仙股交易公司,并在那里发掘了巨大商机。

    仙股特指低于一美元股票,投下去的钱通常泥牛入海,所以它也被称为“垃圾股”。

    懂行的有钱人不会购买垃圾股,贝尔福特就致力于攻下那些底层人群。要知道卖出仙股的佣金有50%,而蓝筹股的佣金还不到1%。

    也就是说,每卖出一支仙股,他可以从中收取一半的高额佣金。

    但是在美国法律里,向弱势群体售卖仙股是违法的,属于典型的金融诈骗。被欲望冲昏了头脑的贝尔福特以身试法,拨打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诈骗电话。

    2分钟后,他得手了,并获取高达2000美元的佣金。初次试水成功后,他开始肆无忌惮地推销仙股,将垃圾股说得天花乱坠,骗过无数个电工、邮递员、司机,利用他们想一夜暴富的心理发了一笔横财。

    不久,他不仅还清所有债务,还拥有了7万美元的资本。

    左边的是Danny Porush,乔丹·贝尔福特最初的创业伙伴

    贝尔福特的成功秘诀,就是永不妥协,永不满足。

    他再一次辞职,与住在同间公寓里的家具推销员阿佐夫另起炉灶,自立门户。

    渐渐地,他的团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然而这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向弱势群体推销垃圾股违法,而富人又不会购买垃圾股,如何权衡两者呢?

    只赚穷人的钱,公司显然无法做大,而且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聪明绝顶的贝尔福特决定对公司进行彻底改造,这一次,他瞄准了美国1%的有钱人。

    他的目标,从小鱼小虾变成了食物链最顶端的富豪。

    1989年,他注册成立斯特拉顿·奥克芒公司,向员工传授柯达推销术,首先推荐让富人获得利润的蓝筹股,以此为诱饵,抛出垃圾股。

    这个方法成功利用了人性的弱点,不少人上当受骗,金钱源源不断地涌入他的口袋。

    “我们只要敢想,就可以把整个公司捧入云端!”

    在疯狂的扩张下,他每周进账6万美元,拥有豪华别墅,跑车和私人飞机。

    这种肆无忌惮的敛财引起了相关部门的警惕,美国证券委员会派出专家调查,但当客户名单摆上来时,调查人员也无能为力,因为名单上全是身家数百万的富豪,而美国法律只规定了不许向弱势群体出售垃圾股。

    首次调查草草收场,最后,委员会只得找了几个鸡毛蒜皮的理由,向奥克芒公司开出10万美元的罚金。

    这些钱,对于贝尔福特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这次警告贝尔福特全然没放在心里,他继续扩张自己的商业帝国,用尽一切手段敛财。

    有一次,证券委员会的调查人员正在公司进行查账,贝尔福特却面不改色的坐镇办公室,指挥经纪人哄抬股价,创造了3分钟内入账1250万美元的奇迹。

    如此藐视法纪和商业道德,但所有人都对此束手无策。

    此后,他更加没有顾虑,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开派对,酗酒,嗑药,甚至纵容员工一起参与,请来大群美女到办公室里为员工助兴。

    他渐渐迷失在自己亲手构建的帝国大厦里,滑向罪恶的深渊。

    但他不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特工柯乐曼已经盯了他很久。柯乐曼多次向奥克芒公司的员工探听消息,不料每个人都守口如瓶,不得不说贝尔福特拥有笼络人心的超高手段。

    调查进展缓慢,但贝尔福特却先自乱阵脚,柯乐曼穷追不舍的坚持让他十分忧心。

    于是他决定主动出击,哄骗第二任妻子的婶婶在瑞士银行开户,然后将大笔资金非法汇入其中。

    贝尔福特的第二任妻子Nadine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次,他失算了。

    洗钱正是柯乐曼最擅长的领域,最终柯乐曼搜集一系列证据,说服以严守客户信息著名的瑞士银行出示,然后用充分的理由逮捕了贝尔福特。

    一夜之间,贝尔福特变得一无所有。公司倒闭,亿万身家被政府收回,妻子提出跟他离婚。

    他重新变成了当年那个苦哈哈的穷小子,不,比从前更惨。

    繁华过尽,从头再来

    他的帝国轰然倒塌,十年如一梦,如今梦醒,等待他的是联邦政府的十项罪名控告,和长达30年的牢狱之灾。

    贝尔福特恍然醒悟,原来,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走进偏离轨道的人生,而且还走了那么远,走得如此心安理得,最终滑向犯罪的深渊。

    他从来不是坐以待毙之人,想明白过后,他决定自我救赎。

    贝尔福特积极配合联邦政府调查,主动收集合作伙伴的资料,协助联邦调查局破获多起诈骗案。由于表现良好,加上其他几项罪名涉案较轻,他最终只被判了4年,并处以1·1亿美元的罚金。

    过了一段时间,贝尔福特被送到加州监狱,开始了服刑生涯。

    在监狱中,他认识了因贩毒入狱的喜剧明星汤米·钟,两人很快就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汤米·钟

    汤米·钟很喜欢听他讲华尔街的故事,时常因为他幽默夸张的语言被逗得捧腹大笑。

    “你应该把这些经历写成一本书。”汤米·钟鼓励他。

    贝尔福特便拿出当年钻研股票的热情,提笔把这些年的经历都写进书里,并为其取名为《华尔街之狼》,他曾像狼一样勇敢,也曾如狼一样贪婪。

    自传体小说《华尔街之狼》封面

    很多出版社听说这个消息,闻风而动,最后一家出版社花200万元的稿费买下了他的书稿。

    在监狱中也能赚钱,贝尔福特的确是天生的商业头脑,而且他此前从未接受过与写作相关的培训。

    这只是他转型的第一步。

    后来,好莱坞著名导演买下了故事,并由莱昂纳多担当主角,拍摄了同名电影,上映后获得了不俗的票房,于是全世界见证了贝尔福特如过山车般跌宕起伏的人生。

    此电影《华尔街之狼》海报

    他还因此获得了100万美元的版权费。

    由于表现优异,他只在监狱待了22个月就被提前保释,出狱后,他的新书售出,成为纽约畅销书榜首。

    “如果你想变得富有,就要全身心投入。”这就是贝尔福特的秘诀,不管在哪一行,他都充满探索精神,追求永无止境的进步。

    除了写书,他还在各大高校巡回免费演讲,让学生们以自己为戒,不要触犯法律的底线。

    通过励志演讲积累了人气后,贝尔福特回归老本行:做销售培训,同样还是靠口才吃饭,不过这次,再也跟犯法无关。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讲师,每次出场费高达15万美元,虽然跟从前赚过的钱相比,这些钱微不足道,但是却再也不会将他引入罪恶的深渊。

    如今的贝尔福特用自己的能力养三个女儿,住在美国纽约郊区的普通三居室里,虽然不再有宝马香车,别墅美女,但繁华后的平静,才最让人心安。

    有人说贝尔福特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但他已经在积极补救自己犯下的错误,他出狱后的收入,全部要分出一半给曾经的受骗者,也用自己所知道的方式,默默回馈着社会。

    过去的日子,已是十年尘梦,历经两种人生,才知做人底线。

    (世界华人周刊 2017-10-18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tashuo@baidu.com。)

     4 ) 华尔街之美国精神病

    文/ 五乔



    听说《华尔街之狼》的媒体试映会后,一些影评人指着马丁•斯科塞斯的大鼻子骂他臭不要脸,竟然拍这种下流无耻的电影。当然,这可能是一个三观健全的人观看此片后应有的感受。基于真人真事的华尔街大亨乔丹•贝尔福特的人生绝对可以用“穷奢极欲”四个字形容,电影的绝大篇幅就是在描写他病态的生活方式。《华尔街之狼》是一部注定与奥斯卡无缘的电影,因为奥斯卡宣扬的理念永远是积极向上的,奥斯卡青睐的影片应该让观者“想要成为更好的人”。而此片则恰恰相反,将人性中的丑陋直白地甩在了观众的脸上。

    2012年英国曾有一本雄踞畅销书榜单达一年之久的书:《The Pshychopath Test(精神病测试)》。其实psychopath这个词翻译成“精神病”是极不准确的,psychopath特指病态人格,即那些具有暴力倾向,缺乏羞耻心、同情心,甚至没有恐惧感的人,很多变态连环杀人犯都具有这样的病态人格。在这本非虚构类“小说”中,作者Jon Ronson首先介绍了被业界普遍采用的,用来测试病态人格的“海尔病态人格核检表”,接着Ronson提出了他的观点:许多商界政界的领袖都具有这种变态人格,在精英阶层中,病态人格的比例要比普通人中的比例高出许多。

    肤浅的魅力,夸张的表达方式,不断追求物质以及药物刺激,习惯性撒谎,强烈的控制欲,从不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不负责任,冷漠,没有自控力,性滥交......我这说的可不是男主角乔丹的人物简介,而是“海尔病态人格核检表”中所描述的变态神经病的特征。依此判断,乔丹•贝尔福特很可能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病态人格的实例,本片即使改名《华尔街变态精神病》也是极合适的。

    全片中我们没有感受到任何真实、正常的情感,就是正常人称之为友谊、爱情、亲情的相似物。乔丹对待身边人的情感,始终停留在最肤浅的层面。片中有一场戏,刚刚发了小财的乔丹在海边的夕阳中,送给了妻子一串钻石项链,然而在这个浪漫时刻乔丹说出口的不是“我爱你”之类的甜言蜜语,而是在解释钻石虽然小了些,不过都是成色极好的高级货。乔丹对待感情的方式始终是用物质衡量的,当然还有性,乔丹分不清楚他对新欢的感情究竟是爱还是性欲。甚至他们最强烈的高潮都发生在铺满了金钱的床上。最终当他身败名裂,即将面对牢狱之灾时,新欢一脸厌恶地提出了离婚。乔丹和新欢就是一对儿拿金钱与美貌做交易的物质男女,这不是像极了《非诚勿扰》里的男男女女吗?接着他们就撕破脸皮大打出手,他们的婚姻本就如一纸合约,脆弱得像一张纸。

    乔丹一手创造的骗钱帝国,可以看做一个另类的黑帮。然而不同于一般黑帮中所强调的诸如忠诚、兄弟义气等理念,将乔丹的帝国维系起来的是所有成员对一个共同偶像的崇拜:金钱。是的,乔丹手下那些时刻像打了鸡血似的员工,崇拜的甚至不是乔丹本人,而是他所代表的金钱所能买来的生活方式,归根结底他们崇拜的是金钱这个魔鬼。这些员工互相之间也没有所谓兄弟义气可言,大难临头时,他们争相出卖对方以求自保,一旦东窗事发,这个金钱的帝国便像多米诺骨牌一般轰然崩塌。

    乔丹的人物性格也是肤浅而表面的,我们很难猜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生阅历将他毁成了这副德行。唯一的一点线索,来自于FBI探员第一次和乔丹在游艇上会面,探员说他审过的经济诈骗案子里,罪犯一般都有个混蛋父亲,大多是童年受伤害心里有阴影才将他们推上了犯罪的道路,而乔丹有一个健康的童年,没受过什么刺激,为何对物欲如此沉迷?我想答案很可能极简单却非常残酷:天生的!精神病学家的研究表明,很多变态人格是先天的,甚至有研究发现变态神经病的大脑中有一部分发育不良导致他们无法感受到悔恨、恐惧等等情感,这让他们在常人眼中看来格外冷酷残忍,然而这些特质非常利于他们在政界商场上有所成就。《精神病测试》一书中也提到了好几个事例,拥有病态人格的罪犯在从精神病院或监狱中放出来后,他们中很高比例的一群人会在短时间内再次犯罪,甚至历史上几次著名的针对病态人格的实验性治疗也都以失败告终。影片结尾处,进了监狱的乔丹说:“有那么转瞬即逝的一刻,我忘了我曾经富有,而我住在一个一切都可以买卖的地方,你不想学学怎么推销吗?”我们知道他这里说的是监狱生活,不难猜出他在监狱里也一定是八面玲珑活得风生水起,牢狱生活只不过是换个环境做买卖而已。《华尔街之狼》中没有改悔,没有自我救赎,有的只有满满的人性之恶,甚至这种罪恶没有起因,没有缘由,也没有解药,正因此才显出这种罪恶的原初性、根本性,正所谓:人性本恶。

    紧接着镜头一转,刑满出狱的乔丹摇身一变成了光鲜的营销训练师,依然是那个富有迷人魅力、语态夸张的“精英”形象,最终影片结束于观众席上众人的面孔,在这诸多面孔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模一样的“物欲横流”写在他们的眼睛里。乔丹是个变态,天生的人格缺陷,那么这些普通人呢?他们的借口是什么?金钱,是这个社会的兴奋剂。乔丹的诈骗帝国矗立在这无数普通人的欲望之上,所有人在这桩罪案中都有罪。电影中有几处情节:乔丹手下的女员工抹着眼泪回忆当年生活的穷苦,涕泪横流地感激乔丹改变了她的命运;FBI探员坐在地铁上,看着疲于奔命的人们木然的生活状态,对比乔丹公司中时刻处于亢奋状态的员工们,以及他们淫乱奢靡的生活。教育一个饭都吃不饱的穷人要安贫乐道是不道德的,然而我们不禁要问,难道贫穷的反面就是极端的奢侈吗?抑或人性本恶会必然的将人类引入欲望的无底洞?为什么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对物质充满了病态的渴望?是人类本质的劣性造就了社会的病态,还是社会的结构制度放大了人类的贪婪和腐败呢?影片没能回答任何这些问题。

    《华尔街之狼》是一部危险的电影。对于那些三观端正的人们——比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些影评家们——电影中描述的病态生活可以带给他们关于人性的反思;然而在现如今物欲横流的中国社会,恐怕不少国人观看此片,只为一窥富商巨贾们奢侈的生活方式。甚至片中宣扬的病态价值观会被他们曲解为“励志”,成为他们出卖灵魂的借口。对于这些人而言,这部电影无异于物欲的A片儿,精神的鸦片,只会加深他们对金钱、物质以及所谓的“成功”更加难填的欲壑。

    这种成功不足取的地方——就像在片中乔丹自己所说的那样——不同于实业家,这些所谓的“金融巨子”们是不创造任何实际价值的,然而他们却享受着不成比例的高收入,这也是2011年”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官方标语是:”我们都是那99%“,因为在运动爆发时,美国的贫富差距达到了历史最高位,甚至超过了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然而此片中却进一步暗示了,正是这99%的贪欲,才赋予了那1%莫大的权力,才成全了那些华尔街的饿狼们。影片最后一个镜头中,面对这样一个经济罪犯,这样一个被社会制度证明了是不可靠的骗子,人们的眼中没有鄙夷,只有羡慕和崇拜。正所谓”卑贱是卑贱者的通行证“,对于乔丹这样的变态精神病来说,永远被关在笼子里也许才是他们可能对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

     5 ) 看到一半睡着了,High过头了很累

    最近第五大道附近的广告版上高高的挂着这部电影的宣传海报。周围朋友看过的反应是:秀下限。所以我把新电视连上电脑的第一刻就看了这部电影。
    结果是,我看到一半睡着了,后来醒来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粥才继续看,然后莫名其妙影片就结束了。
    奢靡,色情,夸张,麻木。本片的属性大概就是这样,这些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呢?抱歉我找不到了。因为仅仅是堆积:毒品、豪车、肉体、钞票和出离愤怒的镜头夸张独白这些,是不能让观众投入的看3个小时的。说白了,仅仅靠“High”感动不了我啊。
    如果你讲一个华尔街的故事,你最好有些“挣钱的”和“被挣钱”的对比,可是你没有。本片仅仅是一个视角,拼命圈钱者的视角,而且似乎有了一张会说的嘴就可以一直顺畅的挣钱。用两分钟讲如何劝服客户,用八分钟讲大家怎么花了这些钱。这这这,和晚上电视上一款“带你参观有钱人的房子”节目区别好像也不太大啊。(昨晚还乱播播到了那个节目。。)
    如果你讲一个传纪,你最好刻画一些人物成长的轨迹,让我们看到他原来是怎样,然后经历了怎样,最后怎样变成了另外的样子。可是你也没有。一上来你就是能说会道,一上来你对毒品豪车肉体钞票眼神就没有任何“惊讶”和小字辈的“新鲜感”,一开始你就在磕可卡因,到最后还是磕可卡因。有时候你眼神略带挣扎,但是似乎只是因为“一大笔钱”要没了,或者“FUCK要进局子了”,所有其他你驾轻就熟,连带着你的手下,似乎没有成长?还是想说:本身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才能做成这样的买卖,然后一直做一直做。
    high一下是挺新鲜挺爽的,可是马丁让我们持续high了三个小时,手段仅仅是“持续给药”。这样内容过轻的重复性刺激,即便本片每分钟都闹哄哄的,还是会让人睡着的╮(╯▽╰)╭
    与此同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莱昂纳多演戏的努力。他那么声嘶力竭的在屏幕前爆发他的台词,扭曲所有面部肌肉,看着真的好累。可是,我觉得他想拿小金人的愿望还是实现不了。华尔街之狼也好,盖茨比也好,我看得出你塑造人物有点癫狂,有些执着和纠结,可是他用同一种纠结的眼神,同样的声嘶力竭和颤抖,太过表现,反而没什么内在的感动了。看着两部电影时,我都不由自主的想起他在《血钻》里的表演。那时候这个人还是会让观众跟着揪心,跟着流泪,不需要声嘶力竭。深深地怀念那年的小李,只是我觉得那样有内容的表演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从他的电影中看到了。
    总归总,可能这个电影无法吸引我的最大原因出在剧本,剧本本身没有什么深入的思索,纵然有大导演,大演员,各种刺激画面和才华出众的剪辑,仍然无法感动和投入。

    “没多大意思”。

     6 ) 真实的人性

    华尔街之狼是一个关于华尔街、黑帮和FBI交错而成的传奇欺诈案,讲述贝尔福特从小接受身为会计师父亲的熏陶进入金融届,很快便利用他强大的经营头脑收敛巨额财富,同时也过上了奢华糜烂的土豪生活。在卷入一起震惊业界的证券丑闻后,他不得不面对裲裆入狱的不利局面。但八面玲珑的他只在监狱中呆了一年左右就全身而退,并借此出版个人传记大捞一笔,成为“将世界规则玩弄于鼓掌之人”。片中夸张而纵欲的内容填满了影片的每一个角落,却又每每在关键之处切中要害”,“片中道德沦丧人性昂张令人厌恶却也令人着迷,在你破口唾骂的同时却又哈哈大笑,直至营造出古怪而诡异的观感”,“莱昂纳多第一次在银幕上展现出如此狂野的一面”。这是一部金钱、贪婪、罪恶和救赎共铸的震撼大戏,反映了在关于人与钱的危险关系里洞察残酷而真实的人性。

     短评

    毒品、粗口、性、群P、酒精、豪车、直升飞机、私人游艇:老马节操碎成渣渣,小李演技好到爆表(跪求影帝)。癫狂的纸醉金迷,穷奢极欲的奢侈糜烂。目前年度北美最佳!3个小时全无尿点,好看到爆!!(片尾乔丹贝福德入镜打了个酱油)

    5分钟前
    • davekozg
    • 推荐

    精彩!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最有影帝相的作品,别重蹈覆辙到最后在混战中又连个提名也没捞着……

    6分钟前
    • Bill
    • 力荐

    小李子和胖希尔一起贡献出了他们从影以来的最精彩演出,而已过古稀之年的老马更以孩童一般的赤子之心和大师级的调度炮制出一部具有无限娱乐性的现实讽喻之作。值得一提的是马修麦康纳等人的绿叶表演更是锦上添花。个人感觉它是老马整个职业生涯唯一一部能跟《盗亦有道》比肩的作品。

    9分钟前
    • tintin76
    • 力荐

    节奏感,节奏感太嗨了!形式自由新颖,用最通俗大众的手法讲述一个最黑暗感伤的讽刺故事,厚度、气味、形式、口感统统都有了,精彩绝伦。Leo的表现相当可信,但风采仍不及麦康纳。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表演、最佳剪辑都值一票。

    11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意料之外的老马的作品,居然是一部偏喜剧的剧情片,本以为是商科学生必修课,看完才发现完全不是。但并不阻碍这部电影的流畅与饱满,加之小李子打了鸡血一般的演技,看的人相当振奋。

    15分钟前
    • 饮歌
    • 力荐

    传销集团内部一窥,全片大多数时间都处在打鸡血状态累得慌...小李在咆哮浮夸演技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今年的奥斯卡估计还是没戏,拿个金球谐星奖就可以回家了。

    19分钟前
    • 三七
    • 还行

    522个FUCK,32次做爱,16次吸毒;海天盛宴,也是天下无不散之宴。

    20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想来人生也是无趣,没钱时绞尽脑汁想有钱,一旦暴富,不过是香车豪宅美女,外加吸毒,一丝新鲜也无。及时行乐是另外一种受苦。癫狂背后,一地虚无。

    24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没有需求,就创造需求。一路亢奋,往死里讽刺。一场好莱坞与华尔街的战争,电影圈对金融圈的致命一击,嗑药淫乱脑抽搐,视道德为无物,贵圈疯狂太多。这边陈可辛们还在贩卖青春情怀中国梦成功学,那边厢已经疯狂到无耻下流,没有回头路。拍出了国人津津乐道的狼性,但厚黑学的段位还略显不够啊

    25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1.用同样的主演,老马让《了不起的盖茨比》看到了大师是如何玩浮夸的。2.独立制作下,老马和小李子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 3.演成这样还不能拿奥斯卡的话,真不知道替小李子说什么了。

    30分钟前
    • Fantasy
    • 力荐

    我吸毒,乱搞,洗钱,诈骗,但我知道我是个好男孩。《泰坦尼克号》和《华尔街之狼》告诉我们:坐私人游艇和坐邮轮又有多大区别呢?毕竟你再有钱还是会遇到海啸。

    35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如此悲哀且可怕的黑色喜剧,由满是感叹号的炫富励志开篇,却以满是问号的反思为结局,期间是由拜金物欲带来的癫狂和毁灭,让每一个观众在欢笑之余与男主角在最黑暗的欲望中堕落。终于重新喜欢上老马丁的电影。小李子演得好是好,但总是这样狰狞咆哮也不是办法。

    4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原本以为是部商战片,没想到是传记片,而且极具娱乐性。里奥纳度的演技炉火纯青,有一段主人公吸毒陷入半昏状态,一路爬到车中的戏,演得太神了!然而整部电影视觉冲击力有余,柔软细腻的描写不足。看了三小时的纸醉金迷,没有带着任何余味走出电影院,可惜了。

    41分钟前
    • N
    • 还行

    小李一开始的午餐就被马修麦康纳高下立判,整部电影,从白手起家赢得所有狂欢糜烂到迷失自我不断犯错被出卖落魄,这不就是goodfellea吗?小李毫无突破,只有爬回法拉利一段有所发挥,奥斯卡基本没希望了…jonah hill都比小李出色

    46分钟前
    • Sammy
    • 推荐

    男主到结尾仍旧在用一支笔教人如何创造需求,而现实世界中人最大的需求就是“如何成为有钱人”。只要这种需求还在,乔丹·贝尔福特这类人就会不断出现不断得逞。而那些抓他的FBI永远会发现一个事实:就算把他逮捕归案,世界仍旧不会好多少。嚣张的不是华尔街之狼,嚣张的是人的欲望。

    49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推荐

    整部片子的情绪也像磕了药一样,始终处于癫狂状态。在这里,金钱才是效力最强的毒品,让片中的人始终亢奋。马丁尝试以夸张的方式去放大那个扭曲的华尔街的价值观,正如人对金钱的追逐。结尾的对比已经很明显了,一边继续地铁,一边则迎接一批新的崇拜者,他真的失败了么?有兴趣可以看看《开水房》

    5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没有放弃江山的王,也没有怜悯猎物的狼。他本有机会全身而退,带着几辈子花不完的钞票和妻儿归隐山林,却在离职演说上宣告回归。因为赚钱是天赋是一种瘾,和美色毒品一样欲罢不能。他坐在豪车里拯救了失业的单身母亲,却从不曾坐在蛋蛋都会出汗的地铁里,看一眼赤贫的老妪。豪奢放纵,不能忘人生无常。

    57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从导演到演员都豁出去了!这或许是马丁使用法克最多的一部,对话和内容的尺度都突破天际,原版一定是NC17。整个影片基调跟预告还是吻合的,其实这是喜剧片啊!别那么认真嘛。宿醉跟这比起来简直小儿科了,不过这不算宿醉,是宿high。多么匪夷所思的一段人生和一群人啊!给演员加到五星!

    60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三小时一点也不长!改编自真实人物自传,从华尔街新鲜人到富豪锒铛入狱全过程,大量第一人称画外音,整场人发自肺腑地笑到疯掉!毒品妓女洗钱,要命地干尽出格事,无下限到大跌眼镜→恐引进无望。迷幻后回归普通人视角,幽默与严肃现实并存。此片看毕,小李在我心中已影帝加冕!信马丁斯科塞斯没错!

    1小时前
    • 望潮
    • 力荐

    这部人物传记片竟然是一部癫狂的喜剧,不是屎屁尿那种,是正剧般高贵的糜烂,导演竟然是老马!影片前面大部分时间都是这群人的糜烂生活,从初入华尔街到最后的入狱,欲望如何一步步膨胀,人性如何一点点堕落,在巨大的财富女人和权力面前,你永远不要指望这群人会从教训中真正学到点什么。★★★★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加载中...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